11月7—8日,“巧倕坊——2024中国和非洲国家手工艺创作交流”成果展亮相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展览分溯源、探索、展望三部分内容,展出2015年至今,非洲6个国家35位艺术家在华创作交流活动中创作的陶艺作品,以及今年“巧倕坊”项目新创作的近20件作品。
此次展览围绕“逐梦·同行”主题,邀请在浙非洲国家工艺美术相关领域年轻学者进行传统手工技艺交流、创作,为双方艺术家搭建起一座通往彼此文化艺术的桥梁,齐心逐梦,携手同行。金华的三位婺州窑艺术家陈新华、方益进、尹根有也均有作品展出。
婺州窑是金华的一张“金名片”,本届“巧倕坊”聚焦陶艺作品。展览作品题材新颖多样,兼具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来自刚果(布)的卡亚·布索基·达维尔·格拉斯尼作品《丝源》,绿色器物的表面是一片片桑叶,他说:“桑叶在非洲和中国都很常见,我了解到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是由桑叶养蚕所推动的。蚕吃桑叶后会吐丝,从而成为丝绸的原料。”在制作作品时,他还特别采用了婺州窑的化妆土工艺。
“你看,这是一列高铁,这是在非洲常见的自然风光,意思是坐在高铁上看非洲。”马里乌斯·埃松戈·萨利姆·克里斯创作了《友谊列车》,他表示,中国发展很快,就如中国高铁的速度,“之前,中国给非洲援建了高铁,这幅作品代表双方的友谊”。
婺州窑非遗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方益进的作品在现场得到不少非洲友人的赞赏,他说:“婺州窑是中非文化艺术交流的良好介质、载体,大家通过作品讲述不同故事。”在展览现场,方益进看到非常多具有中非传统元素的作品,他觉得,非洲艺术家和年轻创作者们在婺州窑中融入了非洲的文化符号,让婺州窑的表达有了多样性。
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召开,“巧倕坊”创作交流项目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落实此次论坛成果举措的具体实践。
“倕”相传是中国古代尧时巧匠,工匠鼻祖。“巧倕坊”项目旨在通过手工艺创作交流,助力中非文化发展,推动中非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省文化馆、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